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

Bass 的錄製方法



Bass通常是直接錄音,但有時需要加點壓縮,特別是錄鄉村音樂或民謠。

Bass常用錄音步驟如下:

1. 在Bass音箱邊上放一支話筒。(方法與錄Guitar相同)

2. 把由以上方式的信號與Bass直接送出的信號分別送入錄音台。
Bass音箱中出來的信號一般音頭較大,電Bass的音質有較大餘地去調整; 再結合Bass直接送出的信號,Bass的整體質感和頻響就可以得到最佳的控制。

然而,初聽Bass的音色如果覺得不錯,並不意味著這個音色在Bass做 Solo 時也適用!
一般在 Bass進入 Solo時必須切去部分低頻 (150hz以下),因為 Bass做solo時音量通常要推上一點,Bass的低頻也隨之突出來,易造成 Bass的solo音色沒有動感而混濁,Bass在非solo時低頻則應適當加強才能 充當“基底”作用。

要注意的是,低音樂器一般其泛音較大 (諧波豐滿),如果Bass的專用設備不是很好,很容易造成聽覺誤差。舉個例子,如果當時Bass的泛音度為 164.8hz,但聽的人可能會“聽見”比e音(即164.8hz)低 2個 8度的音(41.2 hz)。

加強 1 - 2khz 頻段可以得到明顯的觸弦聲和人工泛音,但在 Solo時這就顯得很難聽,此時應在調音臺上做些小小的調整,以加強Bass的清晰度。如果有均衡器當然好,但別對它依賴過多,因為很容易造成低頻超載而失真,而且有時很難察覺,如果監聽系統也不是非常靈敏,那麻煩就大了!
錄Bass往往很依賴經驗:選擇哪一個頻段作為Bass的骨幹頻率,對Bass的整體音色效果有 最直接影響。應先判斷出最佳音區,在等化器上推上這一頻段,其他則先拉 下,然後再逐一慢慢推上做補償。

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,那就是:大鼓 (Bass drum)與Bass的關係!如何能處理好它們的關係是衡量錄音師和製作人的起碼條件,也是難度較大的活兒. Bass的音頭要能“粘”住大鼓的音頭,但又不能把大鼓音頭徹底掩蓋掉.
Bass的主頻段應稍微避開一點大鼓的頻段
 (可以通過改變音量、相位等手段實現),否則他們的諧波交叉會引起失真,甚至低頻嘯叫。

有必要的時候,適當加點壓縮 (一般做 5db左右的gain衰減).
增益衰減 (Gain- reduction)可以用衰減率 (Ratio)和閥值 (Threshold)做初調. 釋放時 (Relea- setime)調到中等 (約0.5-1秒)就足矣。
如果有壓縮器更好,它能將 Bass的峰值控制在一個範圍內,從而有效抑制回饋或過多的頻寬,但最主要的是它能夠令Bass的音色更有力而清晰。

Midi製作的話,Bass的 Reverb一般盡可能開小一點。因為在一台 Midi設備中 ,所有的樂器音色是公用一套效果器,如果 Bass的 Reverb較大,首先受到破 壞的是打擊樂,特別是Bass drum!必要時可以通過 nrpn值來調整 Bass音軌對 Reverb的回應能力,如果這台 Midi設備提供了壓縮效果的話會更好。

當然, 通常 Midi設備裏的這些功能,是通過從電腦音樂軟體傳送系統碼(System Exclusive Messages)至該設備來完成的.
在我們的“Midi技術”欄目裏我們會一步步介紹系統碼的使用經驗。Bass的 Reverb過大,還會引起背景低音聲部含混不清、音樂的整體效果失去有效依託。
在做電子舞曲時,會大量加入第二把Bass的音色,甚至有兩個音色交替出現充當第二 Bass的角色,它的任務通常是為了補償低音聲部的音色和動感。
那麼,這些音色的選擇和變化方 式絕對是考驗製作能力和音色想像力的!甚至這時比做打擊樂還麻煩.
(注意 :如果音色調完了,那麼第二 Bass處於音場的前後位置是最至關重要的因素 ,一般是調整#11 expression控制碼,而不調音量,因為midi設備中音量的 變化會影響到音色的品質。)



沒有留言: